德信体育News
德信体育南昌高新区构建多元夜间消费场景促进经济发展
夜幕降临,南昌高新区不少美食街渐渐喧嚣起来——铁板鱿鱼须、鸡翅包饭、水煮油炸、珍珠奶茶、各式烧烤、章鱼小丸子……烟火缭绕中,各种小吃的香味扑鼻而来。人们三五成群品尝美食,惬意多彩的夜生活在充满烟火气的街巷拉开序幕。
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、文化、生活的交融点。如何管好、管活夜间经济,激发消费潜能,带动城市发展?南昌高新区各部门通力合作,共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近日,位于南昌高新区大道与创新二路南侧的艾溪里美食街烟火氤氲,2046不夜城烧烤店的老板黄勇忙得不亦乐乎。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顾客,黄勇笑着说:“这里年轻人多,特别是附近的大学开学了,生意一直很火爆,店里准备再招几个服务员。”
黄勇在这里开烧烤店已有数年时间,对于夜市经济有着独到的理解。“摊位多、味道好、价格低、人情足,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。”黄勇告诉记者,如今,他的摊位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达到3000元以上。
“我比较喜欢胡记烤面筋和烤鸡腿,这里的烤鸡腿是用板子夹着烤的,特别好吃。”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,陈红依旧选择居住在艾溪里美食街附近,她说,艾溪里美食街附近年轻人多,吃的品种比较多,价格又实惠。
艾溪里美食街是南昌高新区第一条个性化、市井化、草根化特色夜市街区,主要以周边居民、产业工人、学生为消费群体。但在南昌高新区,并不仅仅只有艾溪里美食街,瑶湖里美食街、阳门里美食街、艾溪嘻街等也在随后陆续开街。
在艾溪嘻街一家名为“奇丑的猴子”的咖啡馆,除了咖啡与甜点,还能看到各种极具艺术气质的周边商品。一把伞、一个胸针、一个帆布包……“咖啡只是基础,我更希望用空间美陈、潮玩艺术品让年轻人在这里能尽情地释放自我。”咖啡馆主理人刘晓龙说。
夜间经济兴起,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给城市治安和市容秩序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。
呵护夜间经济,安全是第一要义。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立足夜间治安特点,坚持警务前置、服务前倾,以优质警务服务护航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“针对辖区夜市‘营业晚、商户密、人流多’等特点,我们划定巡防网格,坚持显性用警,利用‘车巡+步巡’的方式,分班次开展常态化社会面巡防工作,确保警察、警车、警灯高频出现,提高群众见警率和安全感,维护夜市治安秩序持续良好。”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胡兵强说。
针对夜市人流情况,民警的巡逻任务从当天傍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时分,围绕小吃街、夜宵摊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巡逻,提醒群众注意安全事项,接受现场求助,并对矛盾纠纷、噪声扰民、火灾隐患等进行全面排查,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、有效化解。
此外,社区民警组织相邻商户、属地社区开展“邻里互助”活动,积极发动社区干部、志愿者、网格员、市场和物业安保组建“洪城夜市义警队”,参与巡逻防控和治安管理;与此同时,在要求夜市主办方定人、定岗、定责的基础上,派出所联合乡镇职能部门、村(居)委会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,与商户签订安全责任状、承诺书。联动消防部门加强对夜市摊点消防安全检查,形成“公安、消防、商户、社会”多位一体共建共享体系,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,全方位打造平安的夜市经营环境。
围绕夜市的市容秩序管理问题,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在升级——南昌高新区城市综合执法局、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齐抓共管,实施规范管理。
南昌高新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构建了“政府引导、部门监督、自我管理”新模式,一方面充分发挥属地管理职能,协同其他相关部门维护夜市的经营秩序;另一方面由经营户自行管理作为补充,协助执法中队调解经营户之间的矛盾纠纷,共同维护和谐的经营秩序。
“顾客来这里消费,最看重的就是环境的安全和卫生。”熊强在阳门里美食街经营着一家饭店,他告诉记者,随着夜市的治安越来越好、管理越来越规范,顾客们更愿意在这里消费,他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。
通过多方合力,南昌高新区的夜间经济正走向规范化、健康化,也逐渐成为当地提升城市活力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。
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,熊楚瑶都会在火炬二路“出摊”,售卖一些自制的手工艺品。“夜市的创业成本低、想法多、氛围浓厚,对于我们是很友好的选择。”熊楚瑶说。
在南昌高新区,许多摊贩通过售卖小吃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,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,他们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,还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信心。
事实上,在对流动摊贩进行管理时,既要解决“面子”——市容问题,也要解决群众“肚子”——民生问题。以南昌高新区昌东镇为例,当地经过实地调研、统一规划,在大道天虹商场、南昌龙旗公司、华勤千亿产业园等地设置临时疏导点三处,共计3000余平方米,为流动摊贩提供摊位200余处。
“环境干净了,交通方便了。”龙旗公司安保负责人表示,临时疏导点的设立不仅让工作轻松许多,矛盾也减少许多。在未设置便民疏导点之前,公司保安经常因车辆进出、环境卫生与周边摊贩发生口角。便民疏导点的设立,不仅解决了企业方与摊贩的矛盾,同时使企业务工人员可以合理安排休闲时间,就近解决生活需求。
“我们成立管理专班,与村委会定点负责人配合,针对天虹商场、南昌龙旗公司、华勤千亿产业园周边流动摊点较多的情况,昌东城管中队不定时对该路段进行蹲守整治,确保疏导点经营秩序良好、附近道路畅通有序、地面干净卫生。”昌东镇行政执法中心主任吴兆勇说,通过多方调研和摸底统计,全面掌握本辖区现有流动摊档的基本情况后,他们以妥善疏导现有流动摊档为主,因地制宜设置规范区域和安排摊位。通过以点带面,积极探索如何科学合理疏导规范流动摊贩,走出了一条城市管理“疏导结合”的新路子。